分享此文:

家長或許很難想像,在臺灣,大部分的學琴現象是:學樂器與學音樂是兩回事,學了樂器不等於學到了音樂,更不等於受美學影響。有學樂器、以音樂為職的人,除了學樂器本身,理當受到美學教育。然而,許多人學琴多年,卻沒學到音樂,比較像是在學習如何反覆操作該樂器,聽起來或許悲傷,卻是不爭的事實。為何會導致這樣的結果?便是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很注意的事。

大部分家長會讓孩子學琴,是因為孩子自己要求,或者家長希望培養孩子能力,潛移默化的受美學影響。家長期望達到的效果,不外乎是:培養興趣與質感、建立學習能力,以及從習琴過程裡,去經驗受挫力、抗壓力、持續力和面對問題的能力。不論是基於哪種理由或期待,都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、更開心。如何確實達到這些效果,就是很重要的議題。

興趣的培育、美與質感的提升,是抽象的概念,只能淺移默化,難以實質量化。例如拿名牌的女人,不代表她真的具有良好審美觀,不代表她懂得品牌特色,亦不代表她能辨別不同皮革布料的質感,甚至不一定懂得什麼樣的物品搭在自己身上才是適合自己,及襯托自我特色;同樣的,只有柏林愛樂跟馬友友來台灣演出時才跑到音樂廳打卡發文,即便試圖展現自我素養,也不代表音樂真的在他身上產生任何影響。

發自內心的幸福,來自「無形」

人們總想提升素養,追求無形,最簡單的原因,便是人們天生喜愛追求美好事物,總因美好事物不自覺會心一笑,希望它們能滲入生活周遭、帶給我們美好。透過與美的接觸,潛移默化提升我們身為「人」的質,讓我們變得更加敏銳,感受到更多精神層面的寄託或滿足。我們更期待透過藝術,參透創作者有趣、令人為之一亮的思維,感受背後難以言述的各種好壞情感,這種過於私人的影響,不為別人,只為自己。

我們都知道,「有形」物質很重要,它可以帶給我們便利、帶給我們快樂,然而,卻只有那些「無形」,可以帶給我們發自內心深處的幸福。我們無法逃離這項「只有無形能為我們帶來能量、讓人精神滿足」的規則,這些不是高大上,是我們身為人,最原始的需求。這些看不見的無形,影響人最深,是幸福的來源。

古典音樂,不是唯一

如果你希望與美學更靠近,而古典音樂無法讓你有任何感受,可以往兩方面嘗試:

1. 繼續聽更多更廣的古典音樂

即便是當背景音樂播放都行,再給自己一個認識它的機會。有時候,你只是還沒有聽到好的版本、與自己有感應的曲目。要知道,就算是古典音樂人,也不可能對所有古典音樂曲目都有感,更不可能喜歡每種版本。相反的,聽得愈多、理解愈深,更容易對大部分版本都不甚滿意,還常因為聽到某個好的版本,再也回不去,就把以前聽過的全扔了。聽到好的音樂,會反覆一直聽,無法停止,同樣的,聽到不好的版本,三十秒就趕緊關掉了。

2.探索其他類型音樂或藝術

不管是試圖提升自身素養,或期盼心靈有所觸動,古典音樂從來不是唯一選項。所有藝術都以人性為前題,所以每個人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點。但要對藝術達到「有感」,需要對它有一定時間的接觸;研究愈深,體會當然愈多,無論接觸哪種類型音樂或哪種型式的美學,記得給自己多點時間。找到能與自己共鳴的藝術,才是最重要且實際的。

孩子,我要你不只是學樂器

在歐洲,學樂器的人並不多,多的是讀文學、聽音樂的人。歷史因素累積下來的文化底蘊,是歐洲人擁有的優勢,對他們而言,建築、文學、繪畫、音樂等藝術美學,不管是否鑽研的深,在環境裡、生活中,都是件很自然的事。

理想的社會運轉模式,該是擁有基本素養、受美學教育的人為大眾,學樂器的人以興趣及經濟狀況而訂,相對小眾;而學樂器的群眾裡,則有更小部分人以音樂為職。

台灣現在欠缺的是美學教育,而非學樂器的人。有幸學琴的孩子,我們不該只是教會如何操作樂器,而是該真正讓他們「學到音樂、認識音樂」,並藉由學習藝術懂得認識自我、思考人性,給予他們生活裡「受美學潛移默化」的機會,這是提升均質素養的首要,也是我們該為下一代建立的事。

讓孩子們知道,學音樂,追求什麼?

能追求的可多了。

我們不過就是藉著學音樂,追求一幅生活的樣貌。

更完整文章,請見「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-學音樂,追求什麼」。

購書連結:

博客來/ https://reurl.cc/pvLn4
金石堂/ https://reurl.cc/lyvkl
誠品書店/ https://reurl.cc/myZWY
讀書花園/ https://reurl.cc/rvZzb
讀冊生活/ https://reurl.cc/GpeZd
紀伊國屋/ https://reurl.cc/g6Z7z

分享此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