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記得以前有一個老師,每次我想做什麼,她總勸退我。但我的教育觀,比較傾向「鼓勵學生追求他所想要」這是我從美國回來後的其中一項改變。在美國,老師們讓我感覺的是做自己、有自己的性格有多重要,是必須。 音樂 … Read More
Podcast頻道推薦:「Make Music Make Money」、「大叔聊古典」
暑期將至,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暑假將音樂放進生活裡,希望學生們可以利用暑假好好充實自己,不只是練琴(噢,但暑假練琴一天要當兩天用,我指的是一天練完兩天份後的「不只是練琴」)。 現在大家很流行聽podcas … Read More
中國、港新馬購書方式
大陸網友來訊表示淘寶上都賣完了,在內陸如何購買《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-學音樂,追求什麼》。請大家向中國的【誠品書店】與【方所書店】訂購,分店資訊如下。 若大家陸續有向書店訂購,在地書店就會常備陳 … Read More
鋼琴家Andreas Frölich大師課內容分享-Bach, Mozart, Chopin
台北大師藝術音樂節期間,我抽空去聽了幾個老師的課,其中德國鋼琴家Andreas Frölich 的課我很喜歡,很多內容有趣也很有共鳴,跟大家分享。 【共同彈奏問題】 左手左肩與右腳是連成一體的。左腳 … Read More
孩子,不是大人的棋子
台灣對於神童、童星的造神嚮往沒有極限。我們都知道,坊間一堆比賽、一堆第一名,被家長以為自己小孩是神童、被鄰居好友稱讚捧翻的童星,十個有八個是空包彈。 什麼叫做空包彈,就是得第一名,甚至給彈協奏曲的機會 … Read More
音樂系,何不幫學生做這些事呢?
老師說,應該要找我們回去教學弟妹怎麼教琴,上「教師研習」課程,分享教學經驗與技巧,畢竟能走專業演奏的不多,卻是幾乎人人都得教學,然而,從來沒人教他們怎麼教鋼琴。 的確,長年來,音樂班/系培養了這麼多音 … Read More
新書上市: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-學音樂,追求什麼
鋼琴家蔡佩娟,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,邏輯與感知並行的著作。 誰說,學音樂就是浪漫與隨性?所有的學習皆需邏輯與紀律。 誰說,學琴就會學到藝術性?有多少人以填鴨或土法煉鋼的方法學琴,最後變呆? 學 … Read More
面對音樂,如何找到自己的觀點?
上週末來台灣演出的小提琴家茱莉亞.費雪Julia Fischer,在接受PAR表演藝術雜誌訪問時頻提到:「面對音樂,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觀點。」我想,這句話對很多學生來講,是抽象的。第一個疑惑應該會是:我 … Read More
學曲子,到底該不該聽CD(Youtube)?
大家學琴時,一定聽過兩種說法,一是老師建議你先聽音樂,然後再練譜,說這樣比較好練;另一種說法,是千萬別聽 CD或Youtube,因為會干擾並影響你對曲子的詮釋。其實,兩種說法都是對的,對於學習,也各有 … Read More
讓孩子的人生,擁有彈性
前陣子在網路上,看到臉友John Lee以家長的身份分享這篇文。剛好一個是教練身份,一個是家長身份,很值得大家參考,一直想跟大家分享。雖然文中講述的是網球,但將網球改成音樂或鋼琴,都是同理,因為我們遇 …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