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此文:

暑期將至,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暑假將音樂放進生活裡,希望學生們可以利用暑假好好充實自己,不只是練琴(噢,但暑假練琴一天要當兩天用,我指的是一天練完兩天份後的「不只是練琴」)。

現在大家很流行聽podcast,大概去年我就有偶爾聽聽podcast的習慣,原因是不用再用到眼睛真是太好了,開車/通車時、做家事時、在跑步機上時,皆可。只是之前聽的都跟音樂無關,例如偶爾聽聽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出的「The Daily」跟「游庭澔的財經號角」哈哈,都不錯聽。有家庭後,能聽的時間真的非常少。 (去年底做的「學音樂,然後呢」其實原本是想做成podcast,但本人對於IT領域的涉獵真心薄弱。)

今天簡單跟大家介紹兩個音樂圈好友們自製的頻道:「make music make money」「大叔聊古典」

「大叔聊古典」由鵬博藝術創辦人-徐鵬博,與文青音樂家-吳毓庭共同主持(他們叫大叔實在過於逼人,難道我們要叫大嬸了嗎),顧名思義就是兩個很熟圈內的人又很愛音樂的人閒聊閒聊音樂。目前出至第二季。我實在非常喜歡他們做的這個黃色icon,「聊」這個字的設計跟配色也非常可愛。

第二季 (第一季有12集,請自行上podcast查看)
EP3 聊聊指揮家布隆許泰特 ft. 指揮張宇安
EP2 聊聊這本書《白鳥之歌: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音樂與人生》
EP1 專訪柏林音樂聽管絃樂團團員-莊于輝

Sorry, 這不是給寶寶吃的

「make music make money」 則是由謝玲達自製。Linda Hsieh 科班出身,東海大學音樂系主修中提琴畢業後,前往紐約大學念Music business,前後在紐約兩間藝術經紀公司Primo Artists、Park Avenue Artists工作,後來則前往北京工作。

(去年底的「學音樂,然後呢」的EP7 我就是訪問Linda,因為我覺得前往音樂產業研究所,也是一條非常有趣的路,希望可以為學子們帶來不同的思考。無奈可能水逆或者我是3C魔王,總之我們錄好的東西是掛了。對Linda相當抱歉。)

EP1 音樂人才可以賺什麼錢
EP2 陳楷薇Kaiwei Chen 小提琴家X豪華郵輪之海海人生
EP3 經紀人觀點聊音樂家的自我行銷
EP4 That Viola Kid音樂家->創業家(英文訪談)
EP5 災難當前,藝術為何
EP6 小提琴家黃俊文剖析獨奏家背後團隊組建Know-how

這兩天往返員林的車程上,聽了大叔聊古典的「 專訪柏林音樂聽管絃樂團團員-莊于輝 」與Make Music Make Money的「小提琴家黃俊文剖析獨奏家背後團隊組建Know-how 」,剛好一個在柏林一個在紐約。

莊于輝聊到當時巡考樂團時的情況,聊到回來當兵停吹了一年,卻反而變得更好 。以及以一個團員的視角聊指揮,毓庭問他當時考了這麼多個樂團的心情,很值得音樂學子聆聽。當中他們也提到許多音樂家上台演出或考試前會先吃藥,我想到以前在美國音樂院念書時,我的俄國指導教授Nina曾認真的問我有沒有吃藥 lol。

小提琴家黃俊文的訪談中,提到音樂家的成長:「只拉協奏曲,不是件好事,會拉協奏曲,沒有很難,要會拉室內樂,才真的是很難」

(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前幾年跟許多其他樂器的音樂家合作的經驗中,真的學到非常多,也看見我們鋼琴人自己易有的盲點,但前提是:你要找到「優秀」的partner。音樂能力在你之上或跟你差不多。音樂能力,多方建構,會交叉相乘。學兩樣樂器的好處是,如果兩樣都好好學,自己多融會貫通,音樂能力真的可以相乘,如果覺得是副修就亂學,也很容易下扯自己的能力,跟智商。)

小提琴家黃俊文:「當時的老師或者一起合作室內樂的夥伴百分之八十給我的意見都是:如果你能夠不要比賽,請你不要比賽,如果你能夠找出一條路是不需要比賽的話,會強烈建議你往那個方向走,比賽是最後實在是找不到路、沒有路可以走的時候,再去比賽吧。」

以及提到如何選經紀公司-雖然離大部分的我們很遙遠,因為我們沒得選,但還是很值得了解,很有趣。

以上,我也沒有全聽,但想推薦給各位愛樂者、中學生與大學生的學琴子弟們,在休閒中,長知識。音樂學子們聽到賺到,沒聽到是自己損失,大部分時候,學音樂真的不是你們想的那樣。希望大家擴展視野,不要反因為學音樂而侷限自己。

分享此文: